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5/11宁夏农业品牌集群发展探“出海”新路径
- 05/11天然优势叠加科技支撑 内蒙古河套农业走向更高
- 05/11哈市两镇获批建设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 05/11五一假期吴忠休闲农业爆棚
- 05/112021中国农业品牌政策研讨会在京举行
天然优势叠加科技支撑 内蒙古河套农业走向更高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4月25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农场农户在麦田套种玉米。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摄
份
小小一粒种子,重构发展格局。从2020年5月开始,巴彦淖尔市开始建设黄河流域西北地区种质基因库。目前,种质收集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入库作物种子、地方特色作物种子份,土壤标本6665份,植物标本1000份。
“河套面粉的蛋白质、面筋值、沉降值、粉质指标、拉伸指标都很高,号称面粉里的‘五项全能'冠军。我们细分出了馒头面粉、面条面粉、饺子面粉和饼干面粉。”内蒙古兆丰河套面业总裁白保林托起一个4.8公斤装的“特质颗粒有机面粉”礼盒向记者介绍,这种平均每斤价格在130元以上的高档面粉一斤难求。
日前,科技日报记者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五原县、临河区、杭锦后旗、磴口县进行了走访。作为我国设计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所在地,巴彦淖尔市紧紧依靠技术创新、发展思路创新,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升河套灌区农产品质量和产业水平,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种质资源:打破国外市场垄断
中国葵花看河套,河套葵花看五原。在五原县本土企业三瑞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板上,吸睛之处不是他们将在2024年承办第21届世界向日葵大会,而是袁隆平院士活动的身影。
“2010年以前,我国葵花种子95%由国外公司培育。”三瑞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永平告诉记者,为打造种业的自主品牌,公司成立了向日葵研究院,与袁隆平院士合作,专注于食葵种子选育、生产、推广、销售和技术服务,引领了中国向日葵产业品种杂交化和品质化两次技术革命。
“近年来公司研发出优质食葵品种,一举打破外国食葵杂交种的市场垄断。目前五原县年育种能力达260万斤,经销种子440万斤,全国65%的食葵种子在此集散。”张永平说。
小小一粒种子,重构发展格局。从去年5月开始,巴彦淖尔市开始建设黄河流域西北地区种质基因库。目前,种质收集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入库作物种子、地方特色作物种子份,土壤标本6665份,植物标本亿元投资全部完成后,小麦、向日葵、玉米、沙生植物、瓜果蔬菜等多个专项产业园和若干良种繁育基地,将形成对种质基因库的“众星捧月”。
土地治理:进行资源重新赋能
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让人感觉时空穿越:干召庙镇民主村的观光园内,樱花、海棠花正在怒放。乌兰图克镇鲜农农业科技园里,香蕉、石榴已经安家。
“市委提出要以亩均效益论英雄,我们首先要做足土地的文章。”临河区区长张如红说,“用智能温室保护土地、重新赋能,我们实现了南花北育、南果北种。乡村旅游启动了,三产融合也发展起来了。”
引黄灌溉,河套地区面临土地盐碱化的困扰,马尿盐土、白盐土、白僵土等各种盐碱,白茫茫一片,严重影响地力。其中,五原县有耕地230万亩,形成了123万亩盐碱地。2018年初,总投资1.5亿元的五原县5万亩盐碱地改良试验示范项目启动实施。县里与中国农科院等17家科研院所、30位专家合作,开展22个研究课题试验,引进73家企业试验改盐新技术21项、改盐新产品36个。
今年春天,巴彦淖尔市五原县荣义村种植结构走向多元化,从只能单一种植葵花,到大面积种植小麦、玉米、牧草等作物,村民不约而同竖起大拇指。“我们村里的土地位于盐碱地改良试验示范项目区内,过去一步三样土,产量上不来。”村民王成林说,“改良后,亩均增产20%以上,亩均增收300元以上,全国70多个旗县区都来参观。”
巴彦淖尔市副市长、五原县委书记郭占江介绍,全市盐碱化土地面积480多万亩,占全市耕地接近一半。五原县把5万亩盐碱地改造的“示范模板”放大8倍,完成盐碱地改良40万亩。如果全市把“五原模板”放大10倍、耕地赋能提质2个到3个等级,就能再造一个河套。
品牌建设:引领高效发展之路
河套灌区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巴彦淖尔市水、土、光、热组合条件好,被国家气象局认证为“黄金种植带”,农业生产得天独厚。“巴彦淖尔市委书记常志刚说,以品牌化思维谋农业,成为现实选择。
早在2017年7月,巴彦淖尔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了“全力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发展思路,推进农畜产品品牌建设。确立“天赋河套”为巴彦淖尔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3年来,全市共发布“天赋河套”品牌团体标准白皮书38个品类、94项次,制定185项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建立了品牌授权和退出机制。
文章来源:《农业与技术》 网址: http://www.nyyjszzs.cn/zonghexinwen/2021/0511/1997.html
上一篇:哈市两镇获批建设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下一篇:宁夏农业品牌集群发展探“出海”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