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农业与技术》杂志创刊于1980年,由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农业与技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级农业综合性刊物。本刊国内统一刊号:CN22-1159/S,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962X,广告经营许可证:吉工商广字01028。复合影响因子:0.240,综合影响因子【详细查看】
期刊导读
- 09/182019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将于
- 09/17南宋偏安一隅,农业生产是怎样实现“苏常熟,
- 09/17【会议通知】第二届农业资源与环境论坛“农业
- 09/17“无上农光 锡望您来”第十五届无锡现代农业博
- 09/17水肥一体化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南宋偏安一隅,农业生产是怎样实现“苏常熟,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大家好,我们的汤姆来说搞笑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南宋统治时的地区,只是偏安于我国南方一隅,在这半壁江山中,农业的发
大家好,我们的汤姆来说搞笑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南宋统治时的地区,只是偏安于我国南方一隅,在这半壁江山中,农业的发展迅猛,反而实现了“苏常熟,天下足”的现象,那么,南宋是如何这一盛况的呢?
北宋灭亡时,由于宋金战争的影响,许多北方的人民为了躲避金兵的掳掠,纷纷扶老携幼,逃到江南,使得没有经受战火燃烧的南方地区户口人数骤然增加。
在这大量南迁的人口中,除了一部分士族外,大多数都是从事各种生产的劳动人民,使南方的劳动力大大增加。
北宋时,南方的许多地方还没有开发出来,这些来自北方的劳动力到来,对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南宋前期,经过几十年的辛勤劳动,不仅修复了战争中遭受破坏的大量耕田,还兴建了许多的水利设施。
据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统计,江东共修陂塘沟堰22400余所,淮东修治1700余所,浙西修治2100余所。一些阻塞的河道也得到疏通。
水利设施的大量兴修,不仅增加了灌溉面积,减少了水旱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威胁,还使南方的耕地面积,尤其是水稻田的面积,大为扩大。
在兴修水利的过程中,许多水草丛生的荒泽被垦辟成田地。仅湖州一境,因修筑堤岸,十万亩草荡变为新的可耕之田。
两浙地区还把许多旱地改造成水田。海堤的修筑,则使淮东、两浙、福建等路出现大量的海退泥田。福建沿海人民还自发围垦了许多海滩。浙江温州的广大海滨,更是无不耕之地。这些新垦辟的农田,有许多的水稻田。
水稻田面积扩大最为突出的,是圩[wéi]田的耕垦比北宋时期更加普遍、更加大规模的出现。
圩田,指的是有土堤包围能防止外边的水侵入的稻田。南宋对圩田的整修极为重视,不仅下令凡有官圩田的州县,通判和县令都带兼管圩田的官衔,命令各州县把缺坏的圩岸疾速修复,还委派大量拥有私人圩田的地主为圩长,让他们在每年秋后集中人手增修圩岸。
南宋诗人杨万里,专门写有《圩丁词》十首,描绘了当时江南水乡人民广泛兴修圩田的动人情景:
《圩丁词》 其一
圩田元是一平湖,凭仗儿郎筑作圩。
万雉长城倩谁守,两堤杨柳当防夫。
《圩丁词》 其六
年年圩长集圩丁,不要招呼自要行。
万杵一鸣千畚土,大呼高唱总齐声。
《圩丁词》 其七
儿郎辛苦莫呼天,一岁修圩一岁眠。
六七月头无滴雨,试登高处望圩田。
像这样壮观的场面,在江淮水乡随处可见。经过这样大规模修筑的圩岸,围湖造田,使水稻田的面积大大增加,给南宋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产量方面的激增。仅广德湖的圩田700多倾,每年收的稻谷就不下数十万斛。
在南宋时期,南方耕地面积的扩大,还表现在有更多的荒山被垦辟成梯田。据现存的南宋地方志《四明志》说,浙东奉化县的农民把荒山都累石堑土,建成梯田。江西袁州的山坡更是禾田层层而上,直至山顶。
杨万里经过江南东路的信州永丰县(今江西广丰)时,看到这里每个山岭都开辟成梯田,直至山顶,赋诗:
《过石磨岭,岭皆创为田,直至其顶》
翠带千环束翠峦,青梯万级搭青天。
长淮见说田生棘,此地都将岭作田。
南宋时,不仅耕地面积扩大,农业耕作技术也有所提高。当时江南的水田地区,还出现了一种名为“靠田”的田间管理办法:
当秧苗长得壮茂时,把水放干,让阳光暴晒,促使稻根深扎,然后再放水入田。稻苗经过“靠田”后,能迅速生长,即使遇到旱灾,也可以抱着成熟。
经过“靠田”的水稻,上田亩产谷可达五六石。这种科学的田间管理办法,直到近代还有许多地区的稻农所采用。
南宋半壁江山的农业生产,经过这许多方面的改变,农业收成获得大量的提高,发展最为突出的地区,是以太湖为中心的江浙地区。
文章来源:《农业与技术》 网址: http://www.nyyjszzs.cn/zonghexinwen/2020/0917/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