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8/19农业农村部发布《稻渔综合种养生产技术指南》
- 08/19农业农村部印发《水产养殖防汛救灾技术操作指
- 08/19世界中联中医与农业产业分会的目前现状
- 08/19农业农村部:南方洪涝影响水稻生产 但有望实现
- 08/19全面小康指日可待,农业技术跨出关键一步,告
农业农村部印发《水产养殖防汛救灾技术操作指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连续强降雨,形成洪涝灾害,给渔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农业农村部党组有关要求,切实指导做好水产养殖防汛救灾,强化水产品稳产保供,农业农村部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水产养殖防汛救灾技术操作指南》,并于7月14日以特急明电发布,供各地开展水产养殖防汛救灾及灾后恢复生产参考使用。
各级渔业渔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充分认识当前渔业防汛救灾工作的严峻性和紧迫性,自觉把防汛救灾作为渔业渔政工作的重要任务,及早靠前安排部署,加强技术指导服务,科学有效及时应对,切实做好渔业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工作。各地可参考《水产养殖防汛救灾技术操作指南》,根据当地的主养品种、天气变化、渔业受灾等情况,起草相应的技术指导“明白纸”,因地制宜开展防汛救灾技术服务、灾后恢复生产和病害防治指导,尽量减少因洪涝灾害导致的损失,全力稳定生产,保障水产品稳定供应。
水产养殖防汛救灾技术操作指南
今年6月以来,我国多地连降暴雨,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洪灾的发生对淡水养殖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洪水冲毁了养殖设施,造成养殖鱼虾类逃逸;暴雨污染了养殖池塘,导致养殖动物生长缓慢、病害频发。为减少洪灾对水产养殖造成的损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大宗淡水鱼体系会同虾蟹体系编写了本指南,供各地在开展水产养殖抗洪复产时参考使用。
一、暴雨对池塘养殖的影响
1.水位上升
暴雨往往伴随大风,直接造成了很多池塘水位急剧上升,溢塘的风险加大,甚至造成有些池塘水位与堤坝持平。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池塘围栏设施、池埂损坏甚至坍塌。
2.水温下降
大量雨水进入池塘,直接造成池塘水温下降,使养殖动物产生应激反应。如果暴雨后紧接着是晴天,水温又会迅速上升,对养殖动物造成二次应激。
3.pH下降
雨水一般是弱酸性的,瞬时大量降雨会造成池塘pH骤然下降,有的池塘甚至下降幅度超过1.5以上。另外,连续暴雨天气,由于水体光合作用下降,藻类大量死亡,也会导致pH下降。
4.溶氧下降
连续暴雨会导致池塘底层溶氧偏低。一方面水体光合作用变差,引起池塘水体藻相、菌相失衡,藻类大量死亡甚至倒藻;另一方面池塘底部耗氧增加,池底的残饵、动植物尸体等有害物质泛起,生物耗氧量上升,加剧了池塘缺氧状态。
5.摄食下降
由于突然的大量降雨,会导致很多池塘出现“水浑”现象,产生较强应激,因此往往暴雨后养殖动物摄食明显减少。一方面大量雨水导致池底耗氧增加,水体溶氧下降,导致养殖动物摄食下降;另一方面池塘各种有毒有害物质释放加速,各种水质指标出现异常,对养殖动物应激很强,也导致了摄食下降。
二、洪灾应对措施
1.及时采取安全预防措施
池塘和水库要注意天气和水位变化,必要时采取加高堤坝、设置围网等措施,防止因洪水漫堤造成损失;网箱养殖要注意预防洪水冲击造成网箱被冲走、冲垮,可采取加固固定绳索和网箱框架等措施,及时清理浮游物。开展抢险救灾时,特别要注意人身安全,生产人员要配备救生设施,生产过程中不可进行危险操作,遇到危险情况要及时撤离。涨水时要及时将网箱拉到水质好、避风浪、远离泄洪道的地方;退水时要及时将网箱移离岸边,防止搁浅;尽可能在泄洪道采取防护措施,如设置拦网等。
2.抓紧修复养殖设施
对于损失轻微的水产养殖区,要对养殖设施、塘口堤坝、稻田养殖田埂等进行全面加固修复,对围网养殖进行扶桩补桩,清除水草等杂物;对“没顶”的围网和被淹没的池塘及稻田养殖区,水位一旦回落,要抓紧抢修养殖设施,为补放苗种做准备。对生产设施毁坏严重的养殖水体,首先判断养殖水体剩余水产品的数量,然后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剩余养殖水产品的逃逸(如用2~3层拦网拦住养殖设施被毁坏的地方),洪水彻底退去后再进一步修复。对无法修复的要进行捕捞,达到上市规格的水产品及时上市销售,不够上市规格的转移到安全塘口或网箱中暂养,等水位回落后放养,减少受灾损失。
文章来源:《农业与技术》 网址: http://www.nyyjszzs.cn/zonghexinwen/2020/0819/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