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7/29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东省植保总站专
- 07/29铁犁牛耕:中国农业技术史的重大突破
- 07/29安顺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技术培训
- 07/29农业银行:农银金科正式注册成立
- 07/29广西乡村振兴学院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正式
铁犁牛耕:中国农业技术史的重大突破
铁犁牛耕的推广和普及,对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铁农具的应用是中国农业技术史上划时代的变革,而牛耕的普及更是中国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
那铁犁农耕是如何一步步推广和普及的呢?第一阶段,春秋时期已经出现铁农具和牛耕。
铁农具和牛耕在春秋中后期就已经出现,从考古发现上看,当时的铁农具还很初级,都是小铁铲等小件农具,还不构成较强的社会生产力。而牛耕技术所用的犁大多为木制,应用上也十分笨拙。
当时比较流行的农具是耒耜,这种农具是耒和耜的结合,带有铜或者铁的口,用于农业生产中翻整土地、播种庄稼。
耒是耒耜的柄, 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耒是一根尖头木棍加上一段短横梁。使用时把尖头插入土壤, 然后用脚踩横梁使木棍深入, 然后翻出。后来的犁就是在耒耜的基础上发明的,但是当时这种农具的确定比较多。其一是以人力为动力,动力十分有限;其二是器头太小,翻土面积太小;其三是农业作业还是间歇动作,效率低速度慢;其四是运动方向上是倒退而行,操作起来十分不便。
基于以上四点,耒耜的生产效率很难提高,于是在战国末期,出现了一种铁犁冠,这种铁犁与牛耕相结合,用于在翻土时,比铲等农具强很多,但是造型还很原始。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
第二阶段,两汉时期铁犁牛耕推广普及。
铁犁牛耕的推广和普及在两汉时期得到了飞跃。由于两汉时期的农田耕种面积不断扩大,耕作技术也随之有了进步,其根本原因是两汉时期的政治稳定,推动了铁犁牛耕的推广和普及。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应该是汉武帝将铁冶收归国营,使铁犁在西汉中期得到了迅速推广,出现了新型全铁犁。
这种铁犁跟之前的农具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是这种铁犁与牛耕结合,以大牲畜为动力,动力更强;其二是犁头更加宽大锐利,翻土面积更大;其三是这种铁犁可以连续作业,而且速度得到了大大提升;其四,在方向上也是面向前面,操作起来更加便利。
基于这样的优点,这种全铁犁逐渐将耒耜取代,铁犁农耕得到推广。
在《盐铁论》中就有相关记载:“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
铁犁牛耕
由此,铁犁牛耕在当时迅速推广,具体表现为三点:
首先,铁犁几乎普及到全国。
两汉时期,铁犁的使用,在地域上范围很大,根据考古发现来看,自北向南,从东北地区,到华北地区,再到福建沿海、云贵高原,以及新疆地区,都有铁犁出土。可见这一时期铁犁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但是,在一些水田地区,由于地形及种植作物的差异,在耕作方式上并不使用铁犁牛耕。
其次,铁犁的改进与定型基本在这一时期完成。
两汉时期,铁犁的形状基本固定。其一是犁身全铁化,薄厚上固定,更加耐用;其二是犁口,角度缩小到90度以下,更加锋利;其三是规划,此时在铁犁的形制上,出现了大中小三个规格,供不同的地形使用;其四是犁冠的加装,这样铁犁牛耕能够在一些沙土地区作业,而且犁冠还可以拆卸更换,更加便利。
最后,出现了效率更快的二牛抬杠牵引铁犁。
以前的耒耜构造比较简单,只需要另外配一条木柄就可以。而铁犁的构成相对更加复杂,因为需要用牛耕进行牵引,所以要求有更加坚固的犁架进行配套,此外还需要其他配件。由于配件增多,在动力上要求也更大,所以出现了二牛抬杠牵引铁犁。
这种二牛抬杠铁犁牛耕法,在很多文献上都有记载。
铁犁牛耕劳作图
《汉书·食货志》有用二牛三人进行“耦犁”耕作的记载。而且,这种铁犁牛耕方式的影响范围很大,在敦煌千佛洞北魏时期的洞窟中,也绘有二牛抬杠犁耕的壁画。
《蛮书》载有唐代云南地区二牛抬扛的情景:“每耕田用三尺犁,格长丈余,两牛相去七八尺。”
在西北、华北各省的汉族农民曾普遍采用过这种犁耕方式。据《西藏王统记》的记载,西藏地区使用二牛抬杠犁耕法的历史也很久。
第三阶段,隋唐之后曲辕犁出现,铁犁牛耕经历重大变革。
文章来源:《农业与技术》 网址: http://www.nyyjszzs.cn/zonghexinwen/2020/0729/497.html
上一篇:安顺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技术培训
下一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东省植保总站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