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7/29农业技术了解油菜花越冬管理技术,注意这些知
- 07/29把农业技术专家请进田间地头 科技让陕南大地开
- 07/27大豆行间覆膜的栽培技术,增强农业种植水平,
- 07/27宝泉岭分公司农业发展部部长黄家安到绥滨农场
- 07/27农业种子高产栽培技术,重视病虫害的防御工作
把农业技术专家请进田间地头 科技让陕南大地开
7月25日,科技专家在平利县科协“定点式”服务企业平利县神草园茶业有限公司的绞股蓝种植基地开展科技服务。记者 戴吉坤摄
安康市肉鸽养殖产业专家工作站通过生态肉鸽养殖带动村民致富。 记者 戴吉坤摄
科技入户,农民致富。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中,科技扶贫政策的实施,增强了贫困地区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与自我发展能力,提高了贫困地区劳动生产率水平,使贫困户尽快实现了脱贫致富。
陕南地处秦巴山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气候条件独特,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潜力。如何发挥陕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让当地贫困群众快速脱贫致富?
7月25日,记者来到安康市平利县,这个曾经被认定为省级贫困县和秦巴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地方,在2020年2月27日正式退出了贫困县序列。记者看到,从绞股蓝种植基地到科技创新茶叶专家工作站,再到科普惠农示范基地,平利县人民能够实现脱贫致富,科技力量不可或缺。
科技创新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绞股蓝具有促进细胞糖脂代谢、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作用。平利县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定的绞股蓝原产地,产出的绞股蓝产量高、品质好,有效带动了当地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走进郁郁葱葱的神草园绞股蓝种植基地,一排排黄色的粘虫板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粘虫板的作用是防治种植中的虫害问题,它们要悬挂在距离植株15厘米的地方才能起到最好的防治效果。用竹竿挂粘虫板也有窍门,粘虫板不能朝向太阳的方向,否则会出现板面弯曲现象。小小的粘虫板竟暗藏了神奇的科技知识,这不禁激起了记者的好奇,想要继续深入一探究竟。
在神草园绞股蓝生活馆,记者看到由绞股蓝制成的保健品、食品、饮品等琳琅满目。“许多地区的绞股蓝茶目前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袋泡茶阶段。我们将绞股蓝制成‘超微粉’,只需将其倒入水中搅拌均匀即可饮用,这一科研成果有效解决了绞股蓝叶片的浪费问题。‘超微粉’在网络平台上架短短1个月内,销量就达到了700多单。” 平利县神草园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殷刚告诉记者。
在过去,平利县绞股蓝的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种植农户少。经过与陕西师范大学科研团队的研究与合作,当地企业培育出了“秦珑”“福音”等多个总皂苷含量高的绞股蓝新品种,具有抗病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优势;研发的绞股蓝蒸汽杀青、环管热风烘炕技术在平利县的推广应用,带动了绞股蓝产业的转型升级,使更多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
“广佛镇铁炉村从前是全县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村,村民们都不愿意种植绞股蓝。通过在村上指导、推广营养钵育苗、农膜覆盖等关键技术,解决了绞股蓝大田生产人工除草投劳多、成本高的问题。现如今,铁炉村成了绞股蓝种植积极性最高、发展最好的村。” 殷刚介绍,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园区内的绞股蓝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带动周围农民种植绞股蓝,使绞股蓝种植户每亩地都能获得数千元的经济收益。
“技术人员对愿意发展产业的农户进行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借助当地资源优势,通过科技力量促进产业升级,为群众脱贫致富插上了‘科技翅膀’。”殷刚说,长安镇中原村的贫困户郭治生是残疾人,为此,专家专程上门对其进行培训,通过营养钵育苗种植绞股蓝,郭治生一家实现了脱贫,夫妻俩不仅把孩子顺利养大,还盖起了二层小洋楼。
科技惠农 将专家请进田间地头
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缺技能、缺服务的问题是脱贫过程中始终面临的难题。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记者在平利县看到,为了把贫困群众培养成为有本领、懂技术、肯实干的劳动者,平利县专门邀请安康市科技创新茶叶专家工作站的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通过手把手实践教学,提升贫困户的技术水平。
茶叶技术专家刘涛就是其中一员。从茶园管理、病虫害防治,到鲜叶采摘与加工,刘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对大家在生产中经常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详细解答。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刘涛还常常深入茶园现场指导,增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本领。
“我在一年中会为大家进行20余场培训,参与人数共计4000余人,培训课往往座无虚席。村民们对科技种茶的知识都特别感兴趣,有时人太多,连座位都没有了。”在一个能容纳数百人的培训室中,刘涛告诉记者,像这样的培训室,平利县还有很多。
文章来源:《农业与技术》 网址: http://www.nyyjszzs.cn/zonghexinwen/2020/0729/487.html